您现在所在位置: BG真人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三亚博后村:曾发展落后BG真人的小村庄已成为网红打卡地

2023-04-10 23:00:3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BG真人无人机拍摄的三亚博后村民宿,葱绿的椰树、天蓝色的泳池、白色的屋墙,富有简约海洋风。王程龙 摄

  走进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,可以随处看到来自国内外的游客,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。然而十年前,这个三山环抱、临海而建的黎族聚居村庄,背靠风景秀美的亚龙湾,经济发展落后,村民生活困难。

  2013年4月9日,习来到位于博后村的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考察,提出了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”这一重要论述,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解决“三农”问题指明了方向,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干部群众。两行大字如今被镌刻在博后村哎岬湖畔的石碑上,生根在村庄的土壤里。

  岁月如歌、山乡巨变。这个春天,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博后村,走村巷、访民舍、听企音,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,感受“有景、有人、有钱赚”的小康生活,触摸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的澎湃脉动。

三亚博后村:曾发展落后BG真人的小村庄已成为网红打卡地(图1)

  沿着宽敞的村道前行,一家颇有艺术范的“沐光鹿隐”民宿闯入眼帘,民宿经营者热情相迎:“进来坐坐。”

  民宿不算很大,其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节成为揽客的“流量密码”。记者注意到,连接民宿客房和服务台的通道间,一面“高颜值”的墙成为众多游客最热衷的拍照背景墙。

  “这原来是家里猪圈的围墙,经过设计师的包装改造竟变身为艺术墙!”博后村村民、房屋出租人苏泽强说。

  猪圈墙吸引游客的“密码”是它的厚重,它既讲述历史也描绘当今,它浓缩了博后村发展变迁史。

  博后村的旧貌,深深印在这个43岁黎族汉子苏泽强的记忆里。每逢雨季,村民走在坑洼泥泞的土路上,浅一脚深一脚。该村基础设施存在不足,产业更是缺乏。

三亚博后村:曾发展落后BG真人的小村庄已成为网红打卡地(图2)

  拍摄的位于三亚博后村哎岬湖畔,刻有“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”嘱托的石碑。王程龙 摄

  博后村背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亚龙湾,守着“金海岸”,但村民的日子过得却不富裕。赖以生存的土地,由于台风季节遭海水倒灌,盐碱化十分严重,限制种植业的发展;到2010年,全村集体经济仍是空白!

  那一天,习带着党中央对海南的亲切关怀和对人民的深情问候,来到位于博后村的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视察工作。

  村民苏吉丽记忆犹新,“一路看过来,问我们工作辛不辛苦,收入如何,干得开不开心。”

  村民李玉梅不会忘记,习在这里和大家亲切交流、合影,她摘下自己头上的斗笠递了上去,双手接过斗笠戴在头上,拍完照,又双手把斗笠戴回李玉梅头上。

  村民们更不会忘记,临走时意味深长地说: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”

  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”习在这里留下温暖心窝的嘱托,犹如浩荡春风吹拂,给困顿中的村庄带来新的希望,也为博后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强大动力。

  在统一规划下,博后村处处焕发生机,水泥村道数量从“0”到“8”,纵横交错四通八达;路水电网更加完善,夜间断电成为历史;民宿产业如火如荼,餐厅、超市、药店、婚纱摄影店等“旅游一条龙”服务商店鳞次栉比。

  顺着宽敞洁净的村道,“回流”和入村的人多了。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回来了,向往田园生活的游客来访了,多业态的乡土投资也进入了,为村庄的发展带来更多活力。

  博后村还新开了公立幼儿园,村里小学与城里的优质学校实行管理互通,近年来学生“回流”人数不断增加。春风轻拂,欢快的歌声响彻校园,那轻快明亮、昂扬向上的调子,歌唱的不正是博后村孩子美好的未来!

  博后培训基地的一间办公室里,23岁的返乡大学生黎雪晶拉开办公座椅,泡上一杯热茶,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动,这份条件与在都市写字楼相差不大的工作让她找到了“归属感”。

  幽静别致的庭院内,“暮卿”民宿负责人、32岁的内蒙古小伙冯彦辉打开飞猪等平台,看着民宿订单和用户评价,嘴角轻轻上扬,“春节以来,每天几乎都是满房状态。”

  醉人的玫瑰花海间,46岁的苏吉丽和工友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入职12年,从普通员工到农林部副经理,薪资从每月900元涨至8000多元,“同样的青山绿水,如今是不一样的红火日子。”

  店面不大的杂货铺外,57岁的符亚号进进出出,码放货物。一则“春节期间游客纷至沓来,砍椰子砍到胳膊疼”的报道,让他成为博后村的新晋“名人”。

  在博后村,每个人的理想之树扎根热土深处,汲取养分,然后朝着阳光,生长、向上!

  博后村发展产业有优势吗?全国人大代表,博后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苏少洪回答,“有,也没有。”

  没有的原因:在盐碱地上“刨食”,收成仅够填饱肚子,更不要说发展规模种植产业。

  有的理由:博后村紧邻亚龙湾,如果顺势发展贴合村庄实际的产业,定能留住一部分游客的脚步!

  引进外来投资者,村中2755亩盐碱地被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(原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)租用。经过17年的发展,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探索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该公司持续带动博后村和六盘村6000多名老乡增收。

  今年42岁的谭中仙,当年就是“第一个吃螃蟹”的村民。开民宿,就要拆掉一家人的猪圈,谭中仙的伯父不乐意;一听到要投入这些年“广漂”攒下的全部家底,再搭进几十万的借款,谭中仙的妻子也闹起情绪。

  一时间,谭中仙成了家里的“众矢之的”。博后村的区位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广阔前景给足谭中仙“一意孤行”的底气,顶住压力和不解,“海纳捷”民宿开张了。之后民宿生意的红火,出乎所有人的预料,“第二年,本金就赚回来了。”

  如今,乡村旅游及其衍生经济已成为博后村的“当家产业”。“村里已经开了58家民宿,共有1800多间客房,带动了餐饮、培训等业态的蓬勃发展。”苏少洪说。

  5000多元、2.95万元,从博后村2012年与2022年人均年收入的对比中,人们发现,博后村的十年,正是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”经典论述最生动的注解。

  如果说博后村的小康路是一部精彩的连续剧,那这部剧里每个人奋斗的故事,无疑是最动人的剧情。

  饭点后,得空休息的蒲朝山端起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吹了吹,又轻轻放下。是民宿经营者、清洁员,也是司机、厨师……为节省人工成本,夫妻俩身兼数职,不按点吃饭,早已成为他们的常态。

  早前,蒲朝山就在亚龙湾一家酒店工作,之后又干过洗碗工、“摩的”司机,再后来,夫妻俩养过猪、种过地,还经营过小饭馆,偶尔同时打好几份工,有时累得站着都能打盹,可收入就是上不去。

  蒲朝山的经历,是当时很多村民面临的难题。博后村老乡对美好生活的渴望,在不懈奋斗中与日俱增。

  看到“海纳捷”等民宿成为节假日里的“限量款”,蒲朝山心里也打起开民宿的算盘。可困难接踵而来——缺资金、没经验。

  “钱可以借,技术可以学。”夫妻俩咬咬牙,借遍亲朋好友,并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拿到一笔贷款,还“赌”上所有积蓄。

  200万,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不怕“打水漂”?“咋能不怕,一连好几个晚上都睡不踏实。可转念一想,政府有政策,发展良机不容错失!”蒲朝山说,直到体验到节假日客房爆满时的忙碌,他心中才长舒了一口气。

  冯彦辉的民宿还在装修阶段时,三亚遭遇新冠肺炎疫情。有人好心劝他,“现在退出,还能减少损失”;也有不少朋友质疑,“博后村民宿数量已达到50家,现在扎进去,很难分到一杯‘羹’”……

  “有忧虑,但更多的是期盼。”冯彦辉说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,青年在乡村创业拥有更大的机遇。

  从湖北峡州集团总部被派往天涯海角,“莫言莫语”民宿负责人贾菊华干劲十足,“借集团之力全球推广博后民宿,立足三亚,全岛投资自贸港文旅产业。”

  外来投资者的尝试,市、区多次组织的学习交流会,帮助更多村民开阔眼界、打开发展思路。渐渐地,大家把“发展什么、如何增收”弄明白了。

  清晨六点半,“叮叮哐哐”,在铲与锅碰撞发出的声响中,村民胡元刚和爱人经营的早餐店开始了一天的营业。

  本以为会打一辈子光棍的哥哥在玫瑰谷公司上班时邂逅真爱,家里盖起楼房,闲暇时带上年迈的父母环岛游……胡元刚向记者聊起变化时滔滔不绝。

  厨房里炊烟缭绕,店里食客盈门,妻子黎艳芳热情招呼着客人。在胡元刚看来,眼下的生活,就是理想中的模样。

  入夜,博后村不像别的乡村一样渐渐安静下来,“九万海鲜烧烤”“阿浪海鲜”等招牌渐次亮起,民宿驻唱歌手深情演唱。这里的夜晚,人气不减……

  老乡们怀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心,用双手创造更富裕、更美好的生活。博后村的“下一集”更加值得期待。

三亚博后村:曾发展落后BG真人的小村庄已成为网红打卡地(图3)

  暮色四合,记者在博后村委会“堵”住了刚刚结束工作的苏少洪。看了眼时间,离在博后培训基地举办的交流会开始还剩20分钟,苏少洪见缝插针和记者聊起博后村的变化。

  “修路,人人都说是好事。可真一占用到自家的地,免不了要急眼!”陷入回忆的苏少洪说道,修路难,让村民拆掉围墙、猪圈更是难上加难。

  “我伯父就是当年反对修路的村民。”谭中仙说,当时村民们心中更多是对未来的迷茫,“拆掉猪圈容易,大家去哪里挣钱?”

  一时间,部分村民将矛头对准苏少洪。“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骂骂咧咧,有人朝我家扔小石头。”但苏少洪和村“两委”干部们经过认真思考,坚信实施产业转型,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等产业才是博后未来的出路!

  要想乡亲跟着干,得有人先干给大伙看。于是,苏少洪、谭中仙等人率先拆掉自家的围墙、猪圈,并发动村“两委”成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,讲政策也谈感情,村民的态度也渐渐发生转变。

  看着“路修到哪里,就富到哪里”的故事在老乡身边不断上演,不少村民主动找到苏少洪咨询,自家门前的路什么时候通?如何与投资者合作建民宿?

  说到这,苏少洪话锋一转,卖起了关子:“你们猜村里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啥?”

  “以前小卖部的麻将声不停,常常是丈夫进行‘上半场’,妻子守着‘下半场’。”苏少洪说,现在到村里转一圈,BG真人大家都忙着工作,哪还能看到麻将机前的影子。

  是啊,博后村在变,博后村的人也变了。蒲朝山和妻子自学了电脑,主动与线上平台合作提高民宿的曝光率;苏泽强想着要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不能再吃“没文化的亏”……

  这个春节,两户村民因经营夜市摊位险些发生争执,还没等到村“两委”干部了解矛盾的缘由,两户村民已经握手言和,各自忙着招呼客人。“大伙都明白,和气才能生财。”谭中仙说,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鼓了村民腰包,还“富”了脑袋。

  黎家儿女重情义、记恩情,老乡们不会忘记,如今的幸福生活与党和政府的关怀密不可分。

  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已成为老乡们的共识。村里要办什么事,如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等,大家都是一呼百应。”苏少洪说,村民们的心更齐,乡风更加文明淳朴,美丽乡村建设更有精气神。

  日子越过越好,生活越来越甜,博后村的老乡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:“希望能再来博后村走一走,看看老乡们的生活变化大不大。”

搜索